作者: 淑婭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0-10-21 10:43
截至10月10日,我市共排查出農村隱患橋梁323座,已整治完成210座,正在施工54座,其余59座正在整治中。10月19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跟隨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分別對單縣、成武縣的隱患橋梁改造進行探訪。
單縣8座隱患橋梁全部改造完畢
崇福集馬橋位于單縣楊樓鎮崇福集行政村,于1968年修建,橋面寬4米,橋墩水泥柱直徑60厘米,載重50噸。由于年久老化,該橋橋梁多處斷裂,橋欄曾多次被碰撞,橋墩水泥柱也已經被腐蝕,存在較大危險。
10月19日一早,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跟隨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來到位于單縣城區東南方向的楊樓鎮崇福集村探訪該橋重建進展。
在現場,記者看到,該橋重建的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而且橋梁已經重建完畢,僅剩下橋欄還未建好,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預計在10月25日即可通車。“這座橋下面的河叫二堤河,屬于浮龍湖的分支。這座橋過往村民較多,所以橋損壞后,特別影響村民的出行。為了讓村民能正常通行,這次施工期間,我們將二堤河進行截流,在橋的下側鋪設了一條輔道,供村民臨時使用。”該村村支書孟祥國解釋說。
據單縣交通運輸局公路養護中心主任王道強介紹,目前重建的崇福集馬橋的橋墩有8根,每根直徑達1.2米,橋面寬8米,長35米,載重100噸。
據了解,單縣一共排查出8座隱患橋梁,其中6座重建、2座維修,崇福集馬橋屬于重建的最后一座。
成武重建6座維修18座隱患橋梁
隨后,記者跟隨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分別來到位于成武縣張樓鎮的東黃海行政村和呂胡同行政村探訪隱患橋梁整治情況。
在東黃海行政村,這里的新橋已經建成,記者看到一位大爺將三輪車停靠在橋上乘涼。“還是新橋好啊,你看看結實、干凈,原來的那個舊橋都有四五十年了,橋面也破,還沒有橋欄,特別窄,只能供一輛車通行。一到下雪下雨,橋面就泥濘不堪,特別難走。”老人說。
據東黃海行政村村支書黃存良介紹,這座橋是村民出村的出口,也是下地干活的唯一途徑,非常重要。“我們村的村民都住在橋的南面,莊稼地都在橋的北面,橋沒重建時特別危險。”黃存良說,該村主要種植大蒜、辣椒和棉花,每到大蒜成熟后,村民需要將蒜拉回家進行晾曬,但由于該橋已經不能承重,所以不敢用大車裝,得自己一點點往家帶。
“每年有蒜商來收購大蒜時,我們村都是最后一個,而且價格也會壓得低,因為蒜商知道我們的橋不能過,都是從周邊村收購完以后才來我們村,有的甚至都不來。今年好了,不僅路修好了,而且橋也重建了,等明年大蒜成熟后,我們就能賣出一個好價格了。”黃存良說。
在呂胡同行政村,記者看到,這里的危橋也已經重建完畢,已經通車。
據成武縣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王歡介紹,成武縣共排查出24座存在隱患的橋梁,其中6座需重建、18座需維修。歷時三個半月,現在這些橋梁已全部完成重建或維修。